1.各国央行:作为黄金储备的核心持有者,央行购金行为具有战略意义。2025年1月,高盛报告披露某匿名央行通过瑞士渠道单月购入43吨黄金,规模仅次于中国央行同期50吨的买盘。此类操作既为对冲美元信用风险,也反映国际货币体系重构趋势。
2.机构与高净值投资者:包括对冲基金、家族办公室等,通过场外市场(如苏黎世离岸市场)进行大宗交易。摩根财团等历史案例显示,信息优势与资金实力使其能通过黄金投机获取超额收益。
3.零售投资者:普通民众通过金条、ETF等渠道参与,2024年黄金上涨期间,保值需求与跟风情绪推高散户买盘。值得注意的是,2025年初美联储降息周期中,神秘买家单月百吨级购入行为引发市场对“隐形央行”或主权财富基金的猜测,凸显黄金作为终极避险资产的吸引力。
|